我自认是卫斯理迷,号称读过倪匡以卫斯理为主角创作的全部小说,可是说起《玩具》,我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连关键人物有谁都想不起来。托网络便利的福,现在想看陈年小说再也不必到旧书摊去苦苦翻找二手货了,只要输入书名和作者就可以轻松找到全文,非常方便。《玩具》一共十章,看了开头第一章,我便可以确定自己没有读过这一本。
以前看科幻小说都是囫囵吞枣,才一开头,就想知道结局。作者当然明白读者心意,总是巧妙地把线索安插在不同章节,逼得你非得从头看起不可,否则就摸不透故事的来龙去脉。《玩具》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布局、谜题、线索都非常到位,是会吸引人想一口气读完的那种类型。我已多年不看科幻小说,或说三十年前看完卫斯理系列之后,就再也没看过了,相隔多年,这本接近半个世纪前的创作,读起来依然让人觉得过瘾。
把人当玩具,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不需要等机器人统治世界,早在许多年前,人类早就把自己的同类当玩具了。很久以前,有个放羊的小孩,看见村民们慌慌张张冲上山打狼的时候,不是乐得手舞足蹈吗?谁说小孩不懂事,小小年纪就懂得把同类当玩具,不会动的玩具,哪有活蹦乱跳、表情丰富的玩具好玩?西周有个周幽王也喜欢这个游戏,只不过小孩玩弄的是几十个村民,皇帝玩的,可是千军万马啊!为博红颜一笑,不惜呼诸侯来,挥诸侯去,伎俩跟小屁孩差不多,场面却壮观得多。难怪褒姒也忍俊不住,逗得龙颜大悦,小两口便经常以此为乐。两个故事的结局都是自食其果,小孩死了羊,皇帝丢了国,“玩人”究竟没什么好下场。话说回来,《狼来了》和《烽火戏诸侯》到底孰先孰后呢?(编按:<狼来了>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那是柏拉图时代雅典采用的儿童启蒙书,时间上差不多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代,距离周朝灭亡还有一段时间。)
大规模的“玩人”不只是故事而已,现实生活中,掌权者把小市民玩弄于掌心之中,朝令夕改,真是日日新鲜、无奇不有。
不要说对方是同类,小得连肉眼都看不见的小病毒也可以“玩人”,一个不小心,还会被病毒“玩死”!目前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就像一个背上长了翅膀的小恶魔,只要一逮到机会,就从鼻孔嘴巴钻入你的身体,在你的五脏六腑闲晃,找个适合的地方扎营,顺便结婚生子大量繁殖。一开始可能只是让你发热发冷、全身酸痛精神萎靡,紧接着就是头痛欲裂、恶心呕吐,最后再让你丧失味觉呼吸困难。小恶魔成群结队、东窜西闯,势必把宿主从头到脚尽情玩弄,如果一不小心“玩死”了,大不了就来个同归于尽,那就各不相欠了。
被病毒“玩死”可能不由自主,但现代人自己“玩死”自己也是不胜枚举。明知道毒品有害,却放任自己纵欲其中,这不是“玩死”自己么?明知道醉酒驾驶命悬一线,还是要跟死神赌一赌运气,这也是想要“玩死”自己。这些自己“玩死”自己的,倒不是什么新闻了,自古到今,比比皆是。
被机器人当玩具也好,被皇帝屁孩戏耍也罢,遇到病毒算是倒霉,自己“玩”自己,才是真的愚不可及!
《玩具》封面摘自网络
上一篇文章链接:缝制布偶/驴子(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