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脸书看到一个视频:一个约1岁的宝宝坐在婴儿椅上,妈妈拿了玩具车给他,他翻来转去看两下便丢去一旁;妈妈拿了炒菜的铲子给他,他把铲子转来转去研究一番,就当玩具一样来玩。妈妈再拿了各种各样专为宝宝设计的玩具给宝宝玩,宝宝依然兴趣不大;当妈妈把“玩具”换成卫生纸、碗碟等日常用品时,宝宝却玩得不亦乐乎。
我不知道这个视频所要表达的是一小部分小宝宝的特别兴趣,抑或大部分小宝宝的真实兴趣。不过,这视频传达的讯息倒很符合我对孩子的玩具要求。
首先,我个人认为不需要为孩子买过多的玩具。孩子其实不需要很多新玩具,如果他能专注于玩一样玩具,他就可能发掘玩具的各种可能玩法。要孩子专注的条件之一,便是减少没有必要的选择。试想若孩子的玩具太多,看得眼花缭乱,又从何选起玩起呢?因此即使家境条件好,也勿提供孩子太多的玩具。
如果孩子的玩具都是人家送的呢?孩子庆祝生日时,难免收到很多玩具礼物,而且大部分是性质相似的玩具,这时不妨跟孩子沟通,将一部分玩具送出去。
其次,我强烈觉得孩子应该是从日常生活中学习,所以孩子的玩具不应该与生活脱节。这里我所要说的玩具并不限于专给孩子玩的玩具,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如花园里地上拾起的树枝、叶片、浇水桶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
在以往物质匮乏的时代,孩童的玩具选择不多,但是他们总是可以从周围收集到需要的“零件”,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玩具,这是现代什么都不缺的孩童所比不上的。
最后,也是重要的,无论给孩子什么玩具,都不要忘了陪伴孩子。不要以为丢给孩子一个昂贵的玩具,孩子就会玩得开心也不用你去管(除非给的是手机……)。对于稚龄孩子而言,多酷炫的玩具始终比不上父母的陪伴。
摄影:驴子(马来西亚)
上一篇文章链接:从儿时的风筝玩意儿中领悟到的道理/徐嘉亮(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