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时务/刘明星(马来西亚)


“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庄子·德充符》

以上这半句话抄自《庄子》内篇中有关孔子故事的其中一篇,我手上的《庄子纂笺》钱穆先生在章末评注:“此章浅薄不类。”意思大概是说撰写者太过乱来,怎么可以把至圣先师的地位弄作比无耻(谐音)还要不如呢?

我想,钱先生也不必太在意庄子开的玩笑,一般人都知道要认识正派的孔门故事,就应该要看《论语》的。庄子笔下的众多人物,是凭他理解的人格想象而来,寓言重言,要是都从类不类看未免失之偏颇。我们的时代是张飞打岳飞的,用不敬来责难浅薄,也不见得厚重。其实虽然庄子塑造的孔仲尼形象有时候不那么高大上,在其他篇章是对儒家褒义相加的。

按照字面看,鲁国的兀者,也就是受了某种刖刑(也就是断肢)而没了脚趾的人。叔山无趾行动不便也来找孔子“务全之”,当然不是找孔子装义肢而是整全道德,至少是精神可嘉的吧?我们当然不能知道真实的孔子会不会对前来求知的受刑人问类似“还来得及吗?”的话,而无趾不接受孔子后来的道歉而执意离开是不是太小家子气,这一章借老聃的问题来替仲尼解套,得到无趾的“天刑之,安可解?”的以问题回答问题,说的是无趾对孔子的期望太高了。后期的皇帝们封的至圣名号,不也一一的把孔子摆得太高吗?

回过来说“识时务者在俊杰”对比无趾的“不知务”似乎差了个时间的概念,但意思应该是通的。无疑,我们现在用潮流来比喻时尚,是用了流水一去不回的相似,可是天地运转,这复古的时装不也总在循环吗?潮起潮落,不是很正常的吗?

用Trending、对商品推动重商的资本附加价值来大做广告,在看重生产总值的时代,看起来在生物钟另起流行度广的传染病下,又会有一轮新的秩序需要建立了。这保持社交距离的新律令不知会持续多长时间。商品交换模式和虚拟货币乃至大数据,都是潮流。

要做个时代的弄潮儿,也不是标新立异逆水行舟就了不起。顺应潮流,跟随时代精神,与时并进,也不会是错误的。我想无耻地说“天命所归”,我们都是被各种刑罚捆绑得不得不过好每一刻来善终的。倔强地违反时事,不但外形可能有所损坏,连内在的精神道德也可能不保。那才真的不识时务。

那要不要跟随潮流呢?看着办吧!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上一篇文章链接:大爱电影/郑嘉诚(新加坡)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