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某日突然在她应该睡得不醒人事的时候往好姐妹群发简讯说她非常难过,非常非常难过(重要的事要说三次)。我们几个人见“事态严重”,都守着手机看着WhatsApp上方的typing……,耐心等待她把事情一一道来。
好友说她和儿子并坐在沙发上,她才刚要把头靠去他肩膀上,半途就被儿子的举动打住了。他儿子竟然闪开不让她靠,他竟然闪开!(严重的事也要重复两次)她尝试多一次,儿子还是一样……闪开!还说Geli(恶心)……。
我们几个不约而同发了笑脸,安慰她说:
“他不再是你的baby boy了!”
“他是某人的男朋友了。”
“叛逆期。”
“我弟某段时期也是这样。”
朋友的心情似乎没被安抚到,还一直嚷着她接受不到这件事。她接着说她当晚最后一次尝试是拉他的脚,还说不是要他的肩膀只是要抱他的脚!好了,儿子这下总算让她了。可是妈妈还是不开心,仍然很介意。
这事让我想起父亲的一段故事。
他有次陪婆婆看中医,诊疗所在二楼。婆婆走路不太灵活,下楼的时候也有点不稳。爸爸伸手想扶婆婆一把,但我婆婆却反射性地把手微微闪开。不是我爸,而是他妈闪开。就好像陌生人碰了你一下,你脑袋和脸部表情都没什么反应,但你的肌肤却很老实地告诉对方你有点抗拒。
婆婆那反射性反应该是源自于不习惯,也许是儿子的关系,平时没握手也没拥抱。婆婆应该是很久没和爸爸近距离相处和生活了,她不习惯爸的手,也来不及反应爸爸突来的温暖。
不管是儿子躲着妈妈,还是妈妈不小心闪开了儿子,或许因为角色和年龄的差异会有不同感受,但闪开的结果都叫爱我们的人觉得孤单。即使我们是那么亲的关系,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开始生疏。
孩子长大咯,不索抱了。
孩子长大咯,不找爸妈说心事了。
孩子长大咯,有他们的世界……。
和家人这种“那么近却又那么远”的无奈孤独感,你要吗?即使你我都知道大家是多么地爱对方,可是爱还是需要用时间和行动表达出来才会有更大的能量。
年轻人可能觉得这样很不cool,但随着年龄的成长,这种画面记忆是多么的可贵和温馨。
好友说她儿子不会明白这道理。
妈妈,不要放弃,坚持和他争取你想要的温暖。今天他肯让你抱腿,明天可能会把结实的手臂让出来。他的“不cool”或“geli”不会坚持太久的,千万不要绝望!不要小看自己在他心里的地位,他只是暂时发“少年懵”,一会儿就好。加油!
摄影:宝棋(马来西亚)
上一篇文章链接:“孤家寡人”的独白/山三(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