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裔,由小学到中学,有三种升学体系可供选择。
第一种是纯华校体系,小学念华文小学,中学念华文独立中学;第二种是混合式的,先念华文小学,然后到国民中学继续学业;第三种是纯国民学校体系,小学念国民小学,中学念国民中学,在这个体系内,几乎没有机会有系统地学习中文。
内子是属于第三种。只曾在幼儿园稍微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单字,如牛呀羊呀马呀。幸好中文是象形文字,虽然不常接触,但是这些字,她是认识的。
于是笑她,不识风和日丽,只识做牛做马;她礼尚往来,用她的高级英语调侃。一来一往,彼此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两人同时一脸懵。
********
书买了很多。
从家里楼上小客厅、楼下大客厅到睡房,摆满了书柜和一栋栋的书。睡房床边,最高纪录,大大小小共堆了八栋书,书叠得最高的那栋,楼高约有150公分;最矮的也有约120公分。
因为一栋栋的很占空间、难以清理和容易集尘,逼不得已,便把一大部分移去公司存放,剩下的想尽办法,死活塞入楼下书橱。然后发誓不再买书,再买剁手。
********
妈妈牵着小女孩的手在看海。
“妈咪,”小女孩指着天边的闪电问,“天空为什么会打雷呢?”
妈妈缓缓的转过头,看了看女儿说,“那是你爸在发誓。”
********
吉隆坡很久不曾打雷,也万幸手还在。
不过书局倒还是常去逛,一去半天,看免费书。“看免费书而不被发现”这独门武功,在下倒是练过的。此武功属于危险动作,必须要有专人从旁指导,小孩子千万不要轻易模仿,应该老老实实付钱买书,不可心存侥幸。
最喜欢陪太太去理发,她忙她的,我就窝在书局看几小时的书。《脂砚斋评石头记》共四大本,整理了不同版本的脂批,印刷精美,香气袭人,让人爱不释手。往往理完发后我还在看,要三催四请、威逼利诱下才愿意把书放下、藏好、回家。
*******
疫情告一段落后,开始复工。太太买蛋糕替我庆生。
“喏,你的生日礼物。”太太说。我抛下蛋糕,赶紧滑去把礼物处把包装给拆开;里面是厚厚的一套四本脂评红楼梦,顿时莫名感动。要知道,《脂砚斋评石头记》这七个字中,内子估计也只认识那个“石”字,在茫茫书海中,凭着一个“石”字能找到这套书,肯定需要花费一番功夫和不少时间。
替书本穿上透明外套,在扉页处盖上私章、写上日期,然后勉强在书橱挤出一小片位置存放。把第一册摆在阅读架上,配上蛋糕拍照留念;左拍拍,右拍拍,心里仿佛塞满甜滋滋的奶油蛋糕。
夜阑人静时读这套书;握在手上,书有余温、心亦暖暖。
*******
这个月的主题是温暖
我知道
你这篇是在撒狗粮!
汪 汪 汪 汪
摄影:陈保伶(马来西亚)
上一篇文章链接:烧书的人/周嘉惠(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