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内容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1)天才是不存在的。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透过刻意训练(deliberate practice),可以让人类的身体和大脑的适应能力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能力。
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半信半疑,心中一直在问:真的吗?作者提出一个例子:研究人员用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的特别训练,三个月后原本需要戴老花眼镜的人可以不戴眼镜读报了。造成老花的原因是眼睛的晶体失去伸缩性,导致难以聚焦来看微小的细节。经过刻意训练后,眼睛本身并没有起了变化,晶体依然缺乏伸缩性,可是大脑提升了适应能力,使得在视觉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处理信号,进而看清细节。
这似乎违反了我们的“常识”。虽然书中介绍作者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还附有照片,但还是满腹狐疑:作者是骗子吗?
上网查了一下,原来作者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开始出版相同理论的书,三十年来出版了至少有五本。骗子不是这样的吧?
“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的副题是中文版加上去的,英文版并没有这样吹牛。作者强调的是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潜能,提升自己,使得人生充满各种可能,但没有提到成为“大师”。
在此且根据我个人对本书的理解,尝试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说明刻意练习的方法:
1.首先确定应当要学会什么。目标应该是技能,而不是知识。以数学为例,学生的目标应该是学会处理应用问题(现在的小学课本称为‘解决问题’),而不是加减乘除。你学会处理应用问题(技能),自然会加减乘除(知识),反之则未必。
2.参考在该领域杰出人物的学习思考模式。作者称之为“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s)。
3.创建自己的心理表征,并经过不断试验、失败、获得反馈(一般情况下由教师、教练、同侪提供)、修正、再试验的循环来达到目标。
根据作者的研究所得,每个人都有提升的潜力,而且年龄并不会导致身体和大脑的适应能力的完全僵化。只要有决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方面提升,这是作者希望带给读者的讯息。
书名:刻意练习
作者:(美国)安德斯·埃利克森、罗伯特·普尔
译者:王正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
出版年份: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