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年轻II/江扬(中国)


无论从何种角度解释,衰老都不像是褒义词。《学文集》很久以前就写过青春,但时至今日方才提及衰老,因为衰老与死亡一样,人们常常避而不谈。衰老甚至不如死亡让人冲动。王国维、川端康成、海明威们的慷慨自绝,让我们对他们充满敬意,但若是他们苟延残喘至衰老无法自理,恐怕又成了另外的故事。我们一方面感叹他们的勇气,其实又庆幸他们的清醒,因为对于衰老来说,无疾而终即是喜剧,贫病交加则更是常态。衰老是人生必经阶段,而人生终将以悲剧收场。

可怜之人常有可悲之处。与衰老相伴而生的,不仅有死亡,还有保守。一般而言,人类是越活越保守的物种,越保守则越丑陋。二十世纪后半至今,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迟滞不前,概因人类寿命普遍延长,在民主社会的游戏规则下,老年人所奉行的保守主义价值观得到更多的彰显。人类社会的老龄化越严重,保守主义就越盛行,社会的发展就越迟滞。如桑德斯那样的老愤青毕竟少数,大多数老年人都如拜登或者川普那样垂垂老矣,抱残守缺,却不甘寂寞,直至生命的最后。人性的丑陋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如果说民主制度是最不坏的制度,那么的民主选举往往就是选那个最不坏的老头。

常有自诩为过来人的老人们感言:“一个人如果三十岁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良心,一个人如果过了三十岁还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大脑。”这样的倚老卖老当然无法证明社会主义错了,而只能说明说这话的人过了三十岁就变得保守了。老年与保守主义的天然共谋有其深刻的逻辑机制。因为年轻人的生命充满各种可能,又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那么改变既有的社会状况则成了他们天然拥抱的使命;而随着年岁渐长,所谓被岁月磨去的棱角即是经历了人生诸多的苦痛,懂得了疼,懂得了珍惜,无论家当是多是少,都变得害怕变化,害怕失去,那么就渐渐变得愈发保守。更重要的是,年岁渐长以后,越来越意识到世界并不因我而改变,地球缺了谁都一样转,饱经沧桑的无力感与看尽疾苦的麻木取代了曾经的雄心壮志,那么维持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则成了余生所有的期待。更有甚者不惜一切手段穷奢极欲,竭尽所能多拿多占。既然此生又所剩无几,而来生又如空中楼阁,那么自当抓紧一切机会利己主义,毕竟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

这在理性上都能站得住脚,只不过让老年人的退场显的不那么体面。我们需要理性来分辨是非,而不是仅仅用它来计较得失。虽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体面是最不重要的事儿,但在这个时刻对于理想主义的呼唤则变得更加重要。左派青年才俊们更应时时警醒,力争未来不要让自己变成年轻时讨厌的模样——即使很多人甚至没有机会衰老。一代又一代奉行自私自利的处世哲学活蹦乱跳的老人们一点点夯实着保守主义阵营,把曾经相对左右平衡并略带一丝左倾躁动的社会天平配重得逐渐右转,直至世界两极分化。老右派邓小平在89年后下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只是清醒如他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犯下保守右派的大错。对于今天的世界局势来说,虽然要警惕极左,但更是要阻止右,因为极左的危害早已深入人心,而右倾保守却是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宿命。新冠疫情更是给这样的普遍右转加上了一层重重的砝码。要与之抗争,就请保持左倾。要永葆年轻,就请永远左倾。

摄影:Clement(马来西亚)

上一篇文章链接:我梦见老张头年近九旬/张雷(中国)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