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的书/周嘉惠(马来西亚)


去年有一阵子在翻一本教育相关的书,从中认识到“反转教育”这个词。从“反转教育”又认识到在台湾提倡这种教育方法的佼佼者张辉诚老师,再从张辉诚老师的书和演讲视频中认识到影响他极深的毓老师。

毓老师全名爱新觉罗毓鋆,一代大儒,于2011年以104岁高龄在台北过世,他出身清朝皇室,是礼亲王代善裔孙。在网上搜寻毓老师生前事迹的过程中,很自然又发现了毓老师办的奉元书院。奉元书院不因毓老师的过世而结束,毓老师许许多多学业、事业有成的学生,至今仍不时在奉元书院办各种中国古代经典的课程。在YouTube听了大约十来个奉元课程,结果大大的震撼了我,原来传统经典还可以这么读!

毓老师讲究“实学”,即实际拿来用的学问。在奉元,传统经典完全不是脱离现实的之乎者也而已,中国自汉朝以下两千年,靠的难道不正就是这些得自传统经典的智慧来治国?这些智慧在今天落伍了吗?不妨去YouTube找几个奉元讲座来看,自己判断。我个人推荐先看白培霖老师的老庄讲座。

奉元书院的情况基本就是孔子当年在曲阜讲学的翻版,学生对老师的教诲铭记在心,个个都是死忠粉丝。老师过世后,学生也不马上散去,而是大家把笔记拿出来整理,然后将老师的教诲汇集成书。孔子的时代出书不易,学生们只整理出一本《论语》,而毓老师的学生至今已整理出版了十几册讲经笔记。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宋朝朱熹将它抽出,列为《四书》之一。虽称为“书”,实际上是一篇文章,字数不多。我就选择了这一本小书作为切入点,希望能够进入毓老师的经典世界。

顺带一提,早在美国上大学二年级时,中国室友胡克送了我一本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自此引发对中国历史的阅读兴趣,算是一本对我个人影响蛮大的书。《我的前半生》中提到溥仪六岁开始读书,同时安排了几位年龄接近的皇室成员伴读,而其中一位小朋友就是后来的毓老师。当我联想起这一段关系后,顿时感觉虽然没有见过毓老师,却又像是认识了几十年一般。啊!虽然此生没有机会去上毓老师的课,但是我想,我和毓老师还是有缘的。

书名:毓老师说《大学》
讲述:爱新觉罗毓鋆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中国)
出版年份:2015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