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首相电视直播,宣布延长行动管制令期限,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心里依旧有种很悲催的情绪存在,这日子何时到头呀呀呀!行动管制令前,我其实就是个宅家作业的半职业妇女,但现下不同的是,我那两位已上学的孩子不必上学——才八岁及才五岁,一整天呆在家与我大眼瞪小眼,或小眼瞪电视屏幕,想想也不是办法!所以,我这当妈的只能绞尽脑汁安排一些能让他们“忙碌”一阵的事儿。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挖出早前淘宝或书展买的生字练习本、专注力训练、找不同、填色本、贴纸故事等等益智游戏书籍,这些平时只是偶尔拿出来打发他俩的时间,现下却直接拉到每天时间表上的“活动”之一。接着,我把从网上下载的数学题、乐理或儿童数独之类的练习整理了下,正巧看完了图书馆借来有关“记忆力训练”的书,想着就拿来磨刀“训练”孩子。环顾一圈,家里一堆“囤积已久”的废纸箱、故事书、棋类游戏及玩具也一律可充当教材之一。
材料备齐,现在要制定时间表。每天,才八岁及才五岁吃过早餐后,第一项任务即朗读一篇短文或故事(中英巫文择一),然后画幅图画(根据所读文章而定)。画完图画,才八岁开始上谷歌课室,做学校老师指定的“作业”,才五岁则通过WhatApps上幼儿园老师的课,这一个小时的课,别以为我就得以脱身,我都得在旁“协助”或指导。附带学校吩咐的一些手工课或科学实验,学校“作业”总算完成了,他俩可以看一小时我指定的儿童节目(没办法啊,一人半小时,所以两位就坐在那一起看了),我也趁这空档去准备午餐,或处理一些工作上的文件或事务。午餐后,是他们的游戏时间——玩家家或乐高或积木或纸人娃娃或追来追去……“放生”一个小时半后,又到了学习时间,才八岁做课外练习(数学、科学或语文选其二),才五岁则做点简单数学题、写生字或比较轻松的益智游戏书。
下午三点是吃点心时间,有时我会在这段时间搞点烘培或准备食材(如包饺子或剥蒜米),叫上他俩“帮忙”或在旁观察。之后,拉着两人去练钢琴(之前是去校外音乐培训中心上课,现在只好由半桶水妈妈充当老师),音乐课后,一天的“课程”就算结束。当然,如此的安排也不是天天都顺利的,就像今天,才八岁睡到十一点才起床(我也难得‘清净’,不理他!),昨天两人因玩积木吵架后就不想坐在一起(同一张桌子)学习……凡遇到诸如此类,我都得弹性处理,把学习方案调整一下,反正生活也不仅仅学习书面上的东西。有时我也会心情欠佳或不想“教学”,就让他们轮流玩一会儿电脑游戏、陪他们玩一会儿棋类或纸牌游戏、让他们自由选择爱看的电视节目……如此看来,我也正在费尽心思学习当一名宅家非专业教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