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活,其实是一种心情的转变。远在50年前,资讯不发达,大家各自忙着做工,见一次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接受学问和知识也不像现在这么简单快速,所以,很多人的一生,就那么庸庸碌碌的过去了。但是,不甘平庸是人类的本能,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成了一个主要研究科系,许多有理想的科学家,穷其一生,就再钻研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让人类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想要完成的事。
于是,50年来,我们回顾,不管是什么事情,都以更快的速度在进展,值得留意的是:不管什么事情,包括好的和坏的。好的事情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教育的普及化,资讯的传送,业务的进步,体育的进展,寿命的延长,靠科技的发达,以前做不到的,现在做到了,现在做不到的,以后很可能做到。坏的事情如,森林正快速的消失,全球气温天气变化比以前更快的恶化,罪恶以崭新的形态滋生,贪污的钱额越来越大。好和坏,不因快或慢活而此消彼长,反而像是光和影,有多少光放出来,就有多少影陪伴。
唯一不变的是时间。时间其实没有快慢,快慢是人类的感觉。从以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到今天可能是工作三分钟,休息三小时(或者相反),事情的快慢,全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当我们在等待,时间好像过得很慢,一分一秒全看得清楚,一步一步施施然走过;当心急要在限期内完成一件事,时间又好像很快的跑跑跳跳过去了,总是会觉得不够用。事实上,时间还是没变,一分是一分,一秒是一秒,所以,不是我们的感觉变了,是什么?
慢活,是那些把日子过得太快的人想出来的点子,或许他们赚够了,或许他们活够了,所以,珍惜当下,要把步伐放慢,慢慢的享受剩余的日子。寻常人等,还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找的钱永远不够花,说什么慢活?更别说穷苦人家。穷苦人家朝不保夕,每一天都不知道明天发生什么事,活得越慢越痛苦;对他们来说,日子快点过,希望未来会有转机,时间滴达滴达慢慢过,意味着手上没有工作,没有钱开饭,活得还快乐吗?
P/S:敦马祭出2020宏愿时,大概没想到,30年的光阴,这么快就过去了,想慢活也不行。30年不是一个短时间,不是三年、三小时或三分钟,如果一个享受慢活的人,大概可以享受很久很久。敦马1982年任相,在1991年提出这个计划,2002年退休,计划的首三分之一时间,由他作为策划人监督,为何到了2019年的今天,仍以失败告终?是他生活的步伐太慢,赶不上时势的变迁吗?(这段文字本来安置在内段,但是觉得怪怪的不和文字呼应,不过写出来了,弃之可惜,只好闲置在尾端,让读者分开来慢慢看。)
摄影:李嘉永(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