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所见到的贼船/郑嘉诚(马来西亚)


“上贼船”对我来说,就是中了圈套,让他人从你身上获得不公平的利益。目前主流的旅行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助,另一种是跟团。跟团的旅途不确定性较少,也相对安全。而近些年随着人口平均收入增长、中产阶级兴起与廉价航空的流行,自助游开始流行。也因为自助游是没有旅行社提供的“保护伞”,因此旅途本身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大学开始,因为当时同系学长的影响下,开始在东南亚尝试自助旅行,主要与友人同行,2至5人不等,预算目标是穷游。 结果是只去过台湾、日本或是新加坡等安全稳定的国家旅游,东南亚之旅则将容易产生文化冲击。因为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上了贼船 。

在相对发达的国家, 大部分旅游区的商品或者是服务,通常都会有标价,但以相对落后的柬埔寨与缅甸为例,很多时候旅游区的服务看的是你讨价还价的能力,像是在当地招Tuk Tuk和买手信时就要全力以赴地谈,也要注意-ty(几十)和-teen(十几)的差别等等。

由于这些国家里,很多旅游区并没有完整的介绍,在缅甸刚对外开放的前几年,有些介绍牌甚至只放了当地的文字。因此,想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又不想被旅行团绑死,那么找只负责当地一两个景点的向导就成了折中方案,而所有的收费都需要至少先砍个50%再来调整。最常需要乘坐的tuk tuk更是让人砍得心累,然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卖手信的小孩。

相信大家应该还记得前几个月有传出一位槟城女生在柬埔寨遇见一位能够说8-10种语言的小男孩,这些卖东西的孩子在我们的柬埔寨之旅也屡见不鲜,多少都能掌握至少2-3种语言。当我们探访吴哥窟的时候,秉持着不买不问的理念,一路打发了不少来兜售的孩子,但有对姐妹却让我们有点不舍。

一开始这对姐妹对我们穷追不舍地兜售,到我们即将离开的时候,她们又再次追了上来,一开始以为是还要卖东西,结果发现原来当时是淡季,所以并没有人买她们的东西,她们只是想送其中一个小手信给我们。友人在她们交谈时问道, “今天是星期二,你们怎么没在学校?”换来的是沉默。我们从短暂的对话中得知,她们没钱上学甚至没有像样的鞋子。

对待这些孩子,心中是十分矛盾的,因为如果给了钱,那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在助长背后的家长或组织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机会,毕竟每个纪念品都值1-2美元的交易,对有大约5,600,000生活在贫穷线下的当地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吸引力。

那可不可以说,当旅客在担心当地旅行遇到的贼船时,其实那些孩童已经上了一艘艘父母或集团所设下的贼船呢?政府与制度的缺陷让有些人一辈子不管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同个恶性循环。愿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各种组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改善当地的情况,让这些贼船消失殆尽,发展正常的旅游体验,不必日日担心在旅游途中上了贼船,也消除穷人身上一环又一环的枷锁。

摄影:李嘉永(台湾)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