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事物的消逝,都像母鸡下蛋般要嚷得唯恐天下不知似的。许多流逝根本就发生在不知不觉中,然后某天偶然想起,却发现旧时记忆再也找不回来了,不见得真有多么舍不得,不过当时那一股怅然之感倒是不假。幸抑或不幸,有些旧时相识,以为只剩下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实一直都在身边。
【古早味】
大约十五年前吧?偶然在吧生南港附近和马来亚银行同排店铺后面,发现一家难吃得无以复加的炒粿条摊子。难吃归难吃,可是味蕾勾起了遥远的记忆,那完完全全就是小时候味道的重现啊!曾几何时,那种味道已经彻底在小食摊消失了,不知道老板是去什么地方采购的酱油、晒油?竟完整保留了过去的“古早味”?今昔一比较,这才发现原以为千年不变的本国小吃,其实是大有进步的。这家保留古早味的小摊子,除了味道难吃,老板的态度也不佳,一分钟不停地不断碎碎念他的印尼籍女助手,而女助手显然也非等闲之辈,完全不当一回事,照样和顾客谈笑自若。冲着那股古早味,带过几位朋友专程去品尝,大家的评语都是一致的:真难吃!
后来那一带的小贩被逼迁,之后再也找不到那一家炒粿条摊子了。从失而复得又到得而复失,伤感是说不上,就觉得整件事有点好玩,像是偶然在路上碰见多年音讯全无的老朋友,原来你还在啊?聊两句,拜拜!互留电话也不过是礼貌而已,心理明白,不会再联络。
【集邮】
家里几乎已不再收到蜗牛信件了。偶尔保险公司、银行会寄一些通知来,不过信封上都不贴邮票,大概是某种跟邮局谈好条件的双赢措施吧?我常怀疑,两位新千禧年出世的女儿,很可能这辈子还没见过邮票;如果跟她们说集邮,会不会以为又是老爸平时深藏不露,古法炼长生不老仙丹之类的绝活?
以前吉隆坡每年都会主办一次大型的邮票、古钞展销会,最近好像不玩了。我只去过一次,见识过就够了;我集邮尽可能不花钱,不买也不卖(其实还是乱买过一些的),东一张、西一张的大概也有几千张收藏。集邮常需要干些强盗行为,收藏才会丰富,说穿了就是向一些兴趣已经从集邮票改变成集钞票的前辈讨,通常几个回合下来,就可以接收他们过去的所有收藏。比较特别的是向表姐讨邮票的经验。她的收藏有一大部分是接收自我妈婚前的收藏,道义上来说,我妈认为再抢回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今我还清楚记得三十几年前表姐被我们母子洗劫的表情,哈哈!
自己的那些珍藏少说也有十几年没去翻看了,不过从最早的樟脑丸,到后来的天然樟木条,再到最近自制的雪松精油驱虫块,一直都没忘记去换驱虫药。
看!我家女儿认为老爸会炼丹,也不是全然没有原因的呢!
摄影:周嘉惠(马来西亚)